测测你的"情绪急救箱"里缺了哪味药?
生活中难免遇到情绪低落的时刻,有人会疯狂吃甜食,有人选择闷头大睡,还有人必须立刻找朋友倾诉——这些下意识反应其实就是你的"情绪急救箱"。但你知道吗?某些看似有效的解压方式,可能正在偷偷消耗你的心理能量。▶ 试试这个场景测试:
深夜加班到崩溃时,你第一反应会?
A. 点开购物APP清空收藏夹
B. 把未完成的工作列表反复修改十遍
C. 给前任发条仅自己可见的朋友圈
D. 打开冰箱门盯着食物发呆五分钟
选A的你或许需要"延迟满足训练",即时消费的快感会透支情绪调节能力;选B要注意完美主义陷阱,过度控制反而加重焦虑;选C暴露出未被处理的情绪旧伤;而选D的朋友,你的身体可能在用"冻结反应"发出求救信号。
▌藏在日常的心理学彩蛋:
那些总说"我没事"的人,微信聊天往往频繁使用[捂脸]表情;越是焦虑的时候,越容易整理衣柜或删除照片——这些行为都是大脑在试图找回控制感。
你在用什么特别的方式处理情绪?来评论区交换"心理急救包"吧!或许别人的奇怪习惯,正好能补上你情绪工具箱的缺口。
頁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