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为民营经济召开大会:将出台26条措施,帮民营企业解决“真问题”
上海的民营企业,不断书写着自己的故事,他们以放眼全球、开放合作的姿态,以创新驱动、十年磨剑的执着,以精工细作、追求卓越的品格,闯出了不一般的发展道路。上海民营经济创造了全市近三成的工业产值和固定资产投资,超三成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外贸总额,贡献近四成的税收,并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。民营经济,为这座国内首个经济规模超5万亿的城市,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。今天,这片热土又迎来一场重磅会议——上海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,而新时代新征程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也将发布。https://q4.itc.cn/q_70/images03/20250403/455a4c9871aa48b691dec6ce78679e76.jpeg春日上海创新突破,上海民企逐步展现“硬实力”上海,一直被认为“国企强,外企多”,其实并非全貌,近年来,在这片热土上,民营经济也正在重构产业版图。这两年,人工智能领域成为全球角逐的焦点,上海民营企业群星璀璨。商汤科技从人工智能1.0走向通用人工智能2.0,MiniMax的文生视频量问鼎全球,智元机器人在临港完成精密装配,西井科技的无人重卡驶入英国费利克斯托港,合合信息的智能识别产品成为一些海外市场的“国民应用”……在集成电路与半导体领域,一连串民营企业正形成聚集优势;在生物医药领域,大批创新企业在抗体药物、细胞治疗等领域实现突破,推动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;在工业服务业方面,黑湖科技、海智在线等让传统产业从制造变“智造”……在文化创意领域,米哈游《原神》全球月活用户数千万,哔哩哔哩虚拟主播登陆北美漫展,小红书海外版种草社区风靡东南亚,阅文集团用东方故事敲开世界大门……这些文化IP的缔造者,都是从上海走出的民企。民营企业拥有强烈的市场嗅觉和战略敏捷。上海民企将自身发展与上海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有机结合,在三大先导产业中崭露头角,在新兴经济领域冲在最前,打造出一批创新能力强、业态模式新的行业领军企业和“独角兽”企业。https://q7.itc.cn/q_70/images03/20250403/94a67b3cbee845519224f31b3331e5aa.jpeg新华社照片,在2025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,上海发布了10条重点产业链、14个主导产业特色赛道集聚区与此同时,心动于上海开放前沿、产业深厚、金融发达、交通便利、人才聚集等优势,自去年以来,鄂尔多斯羊绒集团、霸王茶姬、诺力集团等企业相继选择在上海成立新总部,上海累计认定民营企业总部598家。上海市工商联提供的一组数据,从不同侧面展示上海民营企业的发展态势:2024年,上海民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1万亿元,同比增长4.0%,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.3个百分点。同期上海民营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2.56万亿元,同比增长9.2%。2024年发布的上海百强民营企业营业收入合计达到2.82万亿元,增长10.7%;净利润合计1750亿元,增长36.8%;2024年,全市2.5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、12202家专精特新企业和857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中,民营企业占比均超过八成;以“标杆、新质、硬核、国际、新锐”为特征,43家民营企业入围上海2024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百强榜单……这一系列亮眼数据说明一个问题: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上海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、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力量。
頁:
[1]